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珍本寻踪:《资本论》初版在中国的收藏与学术意义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性文本,其版本谱系与传播轨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通过系统性调查和梳理《资本论》1867年初版在中国的典藏现状,聚焦国家图书馆等四家机构的藏本来源、版本特征及递藏脉络。研究发现,四个藏本分别通过革命家捐赠、国际学术馈赠、海外专项购藏等多元路径入藏,展现了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珍本文献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构建系统性典藏格局的转型。这些藏本不仅承载了文献学意义,更关联国际工人运动史、中日学术交流史等多种维度。只有依托典藏机构与研究机构协同建立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复合型人才培育及文献学研究的深化,才能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为学术话语权的建构提供坚实的文献支撑,推动理论创新与历史实践的深度互鉴。
[1]顾犇.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87-89.
[2]中国国家图书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3:270.
[3]李燕.李一氓与马克思主义传播[J].百年潮,2021(11):49-55.
[4]李一氓.一氓题跋[M].北京:三联书店,1981:293-298.
[5]李阿萨诺夫.恩格斯马克思合传[M].李一氓,译.江南书店,1929.李阿萨诺夫,即大卫·梁赞诺夫(David Ryazanov,1870-1938),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专家.
[6]马克思论文选译[M].李一氓,译.乜乜,校.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1930.乜乜是郭沫若的笔名。
[7]林昶.馆藏瑰宝——《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J].日本学刊,2007(02):161.
[8]有泽广巳.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会长有泽广巳的贺词[J].余晓华,译.日本问题,1987(04):2-3.
[9]张琦,谢小燕.《资本论》珍稀版本研究——中山大学图书馆藏《资本论》的学术价值[A].程焕文.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14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