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的文脉内涵挖掘与设计赋能研究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高昌地区佛教文化的昌盛与衰亡,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是举世瞩目的绝世瑰宝。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千佛洞壁画的文脉内涵与艺术风格,利用可视化设计再现地域文化的美学价值与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古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新活力源泉。方法 挖掘并分析高昌国、唐西州、高昌回鹘时期千佛洞壁画的艺术风格,利用“图解法”对壁画的纹样与图像进行可视化设计,并通过文脉挖掘与设计赋能的融合,以《礼遇疆窟》为文创品牌,再现千佛洞的美学与时代价值。结果 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按照佛像、故事、动物及纹样系列进行可视化设计,构建全新的文创品牌形象,呈现千佛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新疆的石窟艺术焕发生机与活力做出了新的探索与实践。结论 通过对千佛洞壁画的文脉内涵挖掘与设计赋能研究,形成了体现千佛洞壁画的特色信息,实现了地域文化的溯本求源与推陈出新,有效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历史记忆与文化特质。
[1]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求是, 2020.
[2]陈玉珍.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的艺术特色[J].炎黄地理,2021.
[3]邓永红.柏孜克里克石窟第十五窟回廊壁画保护与研究[K].甘肃文化出版社, 2020.
[4]柳洪亮.西域壁画全集 6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J].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7.
[5]洪宝.高昌回鹘时期柏孜克里克壁画的艺术风格[J].美与时代(中),2021.
[6]高春莲.柏孜克里克石窟价值考[J].炎黄地理,2022.
[7]董玉妹,董华. 设计赋能:语境与框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
[8]赵宸. 柏孜克里克壁画中的“花”形象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
[9]柳洪亮. 柏孜克里克新发现的《杨公重修寺院碑》[J].敦煌研究,1987.
[10]马振林.柏孜克里克石窟高昌回鹘时期供养人图像研究[D]. 新疆艺术学院, 2020.
[11]吕晓楠.柏孜克里克石窟西方净土经变图像研究[D]. 新疆艺术学院, 2020.
[12]邓永红.浅析柏孜克里克石窟回鹘佛教壁画的艺术特色及渊源[J].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
[13]马瑞果,林伟.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探索[J].包装工程,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