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19
Fall 2025
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下,各阶段、各学科教育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内外教学改革,探寻多元化的教学路径,是我们需要深入钻研的重要课题。作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号召,通过搭建智能化的课堂模式、实验模式,辅助学生应用AI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进一步阐述大学物理教学迈向智慧化、智能化的建设路径,希望能够为一线教育者提供更多
的借鉴与参考。
[1] 张荣, 石礼伟.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45(03):2.
[2] 石金谷.“大学物理”课程“过程性+结果性”考核评价模式构建[J].科技风,2024,(35):20-22.
[3] 伍法美, 张定宗, 唐世清, 等.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学习通”开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大学,2024,(35):102-105.
[4] 祝福, 王政红. 人工智能浪潮下高职教育的变革及融合发展策略[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6):5-10.
[5] 许静平, 谢双媛, 樊维佳, 等. 精准对接专业、立足产教融合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24,34(06):63-66.
[6] 张艳, 黄人帅.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OL].工业和信息化教育,1-7[2025-03-12].
[7]郑军, 李雯雯.OBE理念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2021,23(04):16-19.
[8] 王立国, 刘丽, 郭犇. 以康奈尔大学ECE4950课程为参考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1,19(04):38-43.
[9] 王琛琛, 张睿, 吴天刚. 大学物理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20,30(05):76-81.
[10] 蒋练军. 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物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0,(28):72-74.
[11] 徐立君, 张馨心, 赵传可. 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2):194-195.
[12] 徐立君, 王子玥, 王盛宇, 等.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0,(18):162-163.
[13] 杜浩钧.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胡伟:柔性光电信息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探索者[J].中国高新科技,2020,(07):17-18.
[14] 张凤琴, 刘强, 林晓珑. 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实验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6):204-207.
[15] 王旭丹. 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J].办公自动化,2018,23(1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