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疗法理论与技术探析
《黄帝内经》里的心理治疗思想是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心理知识及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现的医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所提出的阴阳五行、藏象学说、形神一体、七情学说、精气血津液等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治疗思想的基础。它对促进中医学理论的运用和指导临床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亦代表了我国古代心理学理论及治疗技术体系的出现。研究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和具体治疗技术,使其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符合当前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和技术,创造中国本土的心理治疗理论体系,使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基本原则。
[1] 王洪图.内经讲义[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朱万晶.《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9):4.DOI: CNKI: SUN: MZMJ.0.2019-09-004.
[3] 薛国斌,何丽清,张平,等.《内经》中心理治疗理论探析[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1(4):4.DOI:10.19763/j.cnki.2096-7403.2020.04.01.
[4] 李翠娟禄颖.《黄帝内经》心理疗法初探[J].现代中医药,2010(6):85-86.
[5] 汪红梅.心胆气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6] 高瑷洁,王红,韩俊泉,等.《内经》中中医心理治疗原则及方法[C]// 中医外科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
[7]吴明明,周光.《黄帝内经》心理治疗初探与名家临床实践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0(4):2.DOI: CNKI: SUN: ZYJZ.0.2010-04-048.
[8] 程山珊,王黎.《黄帝内经》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及相关疗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DOI: CNKI: SUN: AHZY.0.2013-04-003.
[9]何文彬,何伶.《内经》情志相胜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中医心理疗法[C]//中华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2006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病症学术研讨会.中国广西省桂林市,2006:7-9.
[10] 黄璐.《黄帝内经》中关于音乐治疗的史料分析[D].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2010.
[11] 孙凤,王秀芳.中医心理疗法鸟瞰[J].中医药学报,1997,25(4):2.DOI: CNKI: SUN: ZYXB.0.1997-04-006.
[12] 于千.《黄帝内经》心理疗法要览与辨疑[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10):3.DOI:10.16448/j.cjtcm.2016.0499.
[13] 苏文婧.《黄帝内经》中的心理疗法对医学类院校学生的启示[J].赤子(上中旬),2014(20):73.DOI: CNKI: SUN: CZZX.0.2014-20-056.
[14] 邓德容.《内经》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42-142.DOI:10.3969/j.issn.1006-0979.2014.35.144.
[15] 霍磊.《黄帝内经》心理疗法及后世运用研究[D].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