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7
Citations
69
Views
14 March 2025

青年群体网络表达行为与心理机制研究

云旎 赵
Show Less
1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ETR 2025 , 3(11), 145–147; https://doi.org/10.61369/ETR.11267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青少年群体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力军,在群体事件和社会舆论导向中起到重要作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挑战。通过研究青少年群体网络表达的方式、途径、内容等行为特点,探究该群体网络表达的心理规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网络思政新途径和新方法。

Keywords
青少年
网络表达
心理机制
References

[1] 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广播.2021(03)
[2] 斯里帕达.劳赫.利伯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机制及其治疗[J].当代精神病学杂志.2016(18,99)
[3] 郭黎岩.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钱璟烨,林琼芳.我国现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析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24,(19):69-74
[5] 郭佳丽.积极德育视域下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4,(12):80-86
[6] 朱婧漪.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如何有效开展少儿阅读活动—— 以甘州区图书馆为例[J].参花,2025,(01):142-144
[7]王晟.反思与回应——从地域性与当代性看湖南青年艺术实践[J].油画艺术,2023,(04):60-64
[8] 尧丽,杨海帆,吴美霖等.正强化和负强化:概念、争议与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2017,40(05):1091-1097
[9] 田兰兰,邢思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冲突的现实表征与调适路径[J].科教文汇,2025,(03):10-13
[10]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11] 李娜.网络空间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引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12] 林泽雅.新媒体平台下高校书院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易班平台为例[J].文教资料,2021,(19):74-75
[13] 孙璐杨.增强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的四个维度[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9(04):48-52
[14] 翟中杰.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五个着力点[J].人民论坛.2020(25):100-101
[15] 杨志超,欧阳雨瑶.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推进网络空间文化安全治理探赜[J].西藏发展论坛,2024,(06):38-45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