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4
赋能与隐忧:高校学生AI产品应用图景及制度响应研究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AI产品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教育行业结合也日渐紧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取华北地区两所高校300余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聚焦于使用行为、应用场景、需求痛点、伦理态度和需求痛点等维度,系统考察了高校学生群体对AI产品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AI在学习领域深度渗透,需求与风险并存,学生对制度性赋能存在迫切诉求。据此,研究建议应与时俱进地推进课程建设、产品设计和学术治理。
[1]《新一代AI发展规划》[J].科技导报,2018,36(17):113.
[2]龚子腾.AI产品使用者的年龄线索对消费者产品创新性感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22.
[3]孙旭.试析人工智能时代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策略[J].黑龙江档案,2024,(06):286-288.
[4]董礼.融合生成式AI的高校财务专业学生培养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12):82-84.
[5]王莹.AI沟通方式对酒店顾客绿色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江苏),2022.
[6]王亚青.初中生对自适应学习产品的接受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
[7]林洁如.基于AI技术的高校学生个性化创新培养教育平台开发与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4,(22):44-46+50.
[8]高校AI落地展望构筑数智化新引擎[J].中国教育网络,2024,(10):74-75.
[9][1]刘娜 ,尚昕玥,李方兴.AI音乐创作技术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画报,2024,(16):69-71.
[10]孙龙杰,李梦瑶,党昊杰.AI时代网新专业教育的变局与新局——第八届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传媒,2024,(14):9-11.
[11]蒋杰辉,陈晓静.学生违规使用G-AI技术与高校监管的演化决策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4,42(04):107-110.
[12]张仟煜,刘恺骁,杨洁.AI辅助或代写论文拷问大学的容忍边界[N].中国青年报,2024-07-08(005).
[13]项阳.AI时代数据赋能高校变革创新[J].中国教育网络,2024,(06):11-13.
[14]赵亮.AI成学术造假“帮凶”?[N].山东商报,2024-05-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