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8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在当今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质生产力涵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个新兴领域,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背景,传统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1]刘燕.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需求导向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J].职教发展研究,2024(2):35-42.
[2]谢良才.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助力绿色技能人才培养[J].当代职业教育,2024(3):23-29.
[3]陆宇正.新质生产力涌现对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挑战及其因应[J].当代职业教育,2024(3):14-22.
[4]王胜,汪彬.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本科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4(3):30-36.
[5]文欣远,施金妹,董春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职业本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2024(7):75-80.
[6]吴青峰,于少娟,王健安.双碳背景下电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3,45(2):77-81.
[7]邹显圣.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本科教育定位、发展方式及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4,23(10):44-50.
[8]彭乾刚.协同视域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7(1):54-57.
[9]刘骥,赵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域外经验与发展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24(4):61-70.
[10]周如俊.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内生机制、困囿审视与纾解方略[J].江苏高职教育,2024,24(4):1-12.
[11]余江萍,何华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影像类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究——以摄影与摄像课程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6):156-159.
[12]黄素娟,谌江波,周珣.面向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电网数字产业调研”项目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20):156-160.
[13]匡瑛,李琪.此本科非彼本科:职业本科本质论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21(3):45-51.
[14]石伟平,兰金林,刘笑天.类型化改革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2):99-104.
[15]刘献君,赵彩霞.在融合中生长: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