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8
宏观经济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探讨——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
本文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结合其课程特色与学生特点,探讨宏观经济类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1]。通过明确“知识 - 能力 - 思政”三维教学目标,提出立足专业定位因材施教的方法,强调在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理解我国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战略,培养民族自信与金融伦理意识,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宏观经济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参考[2]。
[1]张申,万静,高倩然.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讨——以“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6):81-84.
[2]苏昌蕾.“国际金融”课程思政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36):92-94.
[3]刘炜.大学“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1):124-128.
[4]王妍,虞晨阳.财经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研究[J].财会通讯,2025,(07):172-176.
[5]蹇令香.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实践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24):194-197.
[6]惠孟.“大思政课”视域下应用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25,42(02):96-101.
[7]王亚男.“互联网+”经济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J].才智,2025,(09):49-52.
[8]彭晴.OBE理念下数字技术赋能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25,(03):112-116.
[9]张中华.立德树人与“投资学”课程思政探析[J].高等教育评论,2023,11(02):36-50.
[10]张为杰,姜晓婧.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5,(13):238-240.
[11]孟雪井,卢米雪.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金融统计模型与方法”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4,30(01):89-93.
[12]王妍,虞晨阳.财经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研究[J].财会通讯,2025,(07):172-176.
[13]邓莹.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06):134-136.
[14]张苏雁,李秋惠,张峰.“大思政课”背景下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与探索[J].大学教育,2023,(22):73-75.
[15]高孝欣,张薇,钱琼,等.成人高等教育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24,(1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