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7
Fall 202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贡献研究
在十月革命结束后,葛兰西对西方社会主义发展及十月革命失败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深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市民社会作为实践的关键场域,以“有机知识分子”作为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并将阵地战作为实现目标的核心策略。
[1]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09.
[2]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8.
[3]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
[4]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21.
[5] 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5.
[6] 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07.
[7] 秦子业.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蕴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24.
[8] 王奕博,赵鑫.“历史”对话“现实”: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当代解读与应用[J].理论研究,2022(06):73-80.
[9] 宋陈.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J].中国军转民,2022(14):68-69.
[10] 张繁星,宁莉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J].今古文创,2022(21):56-58.
[11] 罗玉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哲学基础[J].安顺学院学报,2022(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