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社科普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案例研究──以江苏省射阳县华中工委纪念馆为例
作为传递优秀文化并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板块,革命纪念场馆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普及科学知识也是履行其公共教育职责的关键手段。本研究选取了江苏射阳的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为案例,首先强调了推进公众科普的重要性,然后对现有的纪念馆科普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升革命纪念场馆科普活动的创新发展策略。
[1]李红.新时期纪念馆、博物馆社科普及工作创新思路[J].魅力中国,2022(43):35-36.
[2]张乐陶.新时期纪念馆、博物馆社科普及工作的创新思路分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23(8):284.
[3]徐海斌.浅谈历史人物纪念馆在新时期如何开展的宣传教育:以柳宗元纪念馆为例[J].神州,2019(29):10-12.
[4]张立志.新时代纪念馆社科普及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纪念馆研究,2021(2):103-106.
[5]刘利伟.浅谈新时期纪念馆社科普及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8(5):158-160.
[6]刘晶.新时代兰州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20.DOI:10.27204/d.cnki.glzhu.2020.001945.
[7]王炳林 张泰城. 《红色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0(3).
[8]李康平. 《红色资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8).
[9]肖灵. 《红色记忆与集体认同建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10]陈始发 李正兴. 《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路径研究——基于井冈山大学的实证分析》[J]. 教育研究, 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