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基于符号语义学的白马娘娘IP形象设计研究
本文主要以仫佬族白马娘娘传说为核心,筛选、提取IP文化符号作为形象设计应用符号库,根据图像志分析法的三重结构做出相应设计转译。以探索白马娘娘文化价值创新转化新思路,提升白马娘娘形象的辨识度和影响力,用现代设计挖掘仫佬族文化精神,达到助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目的。
[1]刘洁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非遗化及其文化建构——以广西仫佬族依饭节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4):106-112.
[2]银浩.民族节日的传承与变迁——以仫佬族依饭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03):158-161.
[3]银浩.仫佬族白马娘娘崇拜与族群认同[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01):120-131.
[4]孙霁.关于“萌文化”的现状分析——从青年亚文化到被主流文化认可之路[J].今传媒,2013,21(10):146-147.
[5]黄柏利. 语义学视域下布依族服饰元素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22.
[6]姚圣南.仫佬族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创新[D].广西科技大学,2023.
[7]付宜玲.广西仫佬族傩舞面具的文化解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4):52-58.
[8]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PANOFSKY E.Studies in lconology: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lMl.Shanghai: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2011.
[9]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 编辑部.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仫佬族舞蹈[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8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