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浅析林风眠艺术之路及其仕女画风格表现
林风眠出国的时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他的艺术创作与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空间、题材、风格、形象四个部分展开,以林风眠创作的传统题材与仕女画作品出发,探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中,其仕女画作品的创作原因与作品的风格来源,并尝试分析仕女形象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1]袁钰然,郭白璐.浅析林风眠艺术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03).
[2]吴颂华.试论林风眠“中西调和”理论的形成轨迹[J].嘉应学院学报.2021.10.
[3]朱亮亮.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郑艳.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5]《林风眠画论》李净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71页.
[6] 杨肖 .中西之间的跨媒介互诠: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与立体主义[J].美术观察.2023.07.
[7]段以建.论林风眠仕女画对佛教壁画的借鉴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11.
[8]牛慧芳.现当代水墨戏曲人物画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
[9]卢辅圣.林风眠与上海中国画院的品格[J].当代中国画.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