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中国“改革文学”的发展轨迹与突破困境——以《沉重的翅膀》修改历程为例
本文聚焦中国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的“改革文学”,探讨其形成背景、发展阶段及工人形象的演变,并以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四次修改为例,分析“改革文学”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创作冲突与突破路径。
[1]王一梅.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以“重放的鲜花”与旧文新生为中心[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02):35-46.
[2]李明.从“改革小说”到“现实主义冲击波”[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王仁宝.当代文学史视野中的《平凡的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18,(03):81-89.
[4]李馥.“改革文学”时期工人英雄形象塑造模式研究——以《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沉重的翅膀》为例[J].文艺争鸣,2021,(07):198-202.
[5]张帆.改革年代的文学与人学:“新时期”文学中的人性论重构(1979-1987)[D].上海大学,2015.
[6]王金胜.历史、叙事与现实主义——论关仁山《白洋淀上》[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03):91-103.
[7]燕然.《沉重的翅膀》:工业改革的沉重起飞[J].黄金时代,2014,(06):74-75.
[8]程光炜,陈华积.改革文学研究资料[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08.371.
[9]苏奎.《沉重的翅膀》的“沉重”修改[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05):185-189
[10]邹莉娟.论张洁小说的叙事伦理[D].广西师范大学,2014.
[11]周志雄.改革时代的改革小说——重读《沉重的翅膀》[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04):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