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3
Fall 2025
跨文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出海的路径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2025年春节贺岁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热映,实现现象级传播,探索该影片文化出海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研究,该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原型提取和现代化转译两个方面实现了文化的创新,文化提取方面主要体现在视觉符号、听觉符合和意象符号三个方面;在文化转译方面,影片通过技术驱动文化可视性、情感共鸣引发文化认同,以及母题重构促进价值转码,这三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总之,该片文化、技术与时代深度融合,助力了我国的文化出海,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了一定的贡献。
[1]何映宇.《哪吒》中的结界兽从何而来?[J].新民周刊,2025(08):46-47.
[2]白波,范书晴.美国观众:《哪吒2》让我们更想了解中国[N].北京日报,2025-03-03(004).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9.
[4]Wang J.Features of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earch,2024(09):28-33.
[5]张新新、游恒飞.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现象、机制与策略——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J].出版广角,2025,(02):102-109.
[6]子赫.外国小哥看《哪吒2》哭了:跨越文化的母爱共鸣[EB/].https://mp.weixin.qq.com/s/N-IuSXmPtse84f2Qn6ayLQ2025-2-13.
[7]张新新、黄笑语、李志飞等.由《西游记》到《黑神话:悟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的现象、机理与策略[J].中国编辑,2025(03):53-63.
[8]秦琴.《黑神话:悟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范式[J].传媒,2025(04):66-68.
[9]张伶聪、王奕懿.“哪吒”出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动画电影进路[J].中国编辑,2025.
[10]徐勇、武雅利、李东勤、赵涛、焦梦蕾.用户生成内容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情报,2018,38(11):130-135+144.
[11]王景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之策[J].思想理论教育,2023(12): 48-54.
[12]张丽.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N].人民政协报,2025-03-17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