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发展现状与对策
随着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深入校园,社会各方力量正逐渐融入青少年体育教育,为增强学生体质与心理素质开辟了新途径。文章探讨了这项举措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剖析了实践中的难题,如合作机制不完善、师资不匹配、场地短缺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合作机制、强化师资交流、优化场地配置及多元筹资等对策,旨在为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执行相关方案将最大化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的效益,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1] 时丽珍,黄菁,黄晓灵.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与课外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新格局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05):28-34.
[2] 李世平,管建良.“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J].体育教育学刊,2022,38(03):26-31.
[3] 张丽峰;章碧玉;张学兵.“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2(05)
[4] 黄开放,仰金星,郭月德,等.“双减”背景下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发展的机遇、挑战及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23,45(05):26-31.
[5] 宋宝婵,胡美艳.社会体育服务进学校的治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4,32(05):146-149+121.
[6] 秦旸.“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活动因素特征及影响效应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4,23(04):42-52.
[7] 向祖兵,谢松余,季晔,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学校课外体育服务的现实审视与优化策略[J].体育科学,2024,44(04):72-80.
[8] 王云鹏,刘强,梁艺炜,等.“双减”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机遇、困境与策略[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4,42(02):106-116.
[9] 吴秋阳.“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4,(02):70-72.
[10] 李铭,刘彦果,段利华.“双减”背景下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治理:价值、困境与革新[J].运动精品,2024,43(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