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5
Fall 2025
桂林民间童谣当代教育价值思考与探究
本文聚焦桂林民间童谣探究其当代教育价值。桂林民间童谣有着深厚历史渊源、且具独特艺术特色,尤其在语言启蒙、传承地域文化、培养品德、提升审美以及调适心理等方面有显著的当代教育价值。为进一步发掘桂林民间童谣潜在教育价值,文章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致力于让桂林民间童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教育,实现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的双赢目标。
[1]司徒宇成,张爱邻,黄文翠.广西民间童谣的音韵之美与美育功能[J].艺术教育,2023,(06):36-39.
[2]何珍,肖思琴.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自然传承的危机:现状、归因及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22,43(04):107-111+116.
[3]廖俐.广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教育功能与传承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8):115-117.
[4]马雪.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20,(09):164-165.
[5]王甜甜.贴近童心 快乐教育——试论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实践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05):132+134.
[6]陈晔.地方童谣纳入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析——以桂林童谣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05):150-153.
[7] 彭超 ,马若尘.桂林渔鼓音乐元素在儿童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以桂林“新童谣”《月亮巴巴》为例[J].戏剧之家,2019,(25):35-36.
[8]毛敏华.《指南》精神引领下的“三W”童谣教学法——以常熟童谣《天上星》为例[J].华夏教师,2018,(30):85-86.
[9]方珠伴.民间童谣与学龄前儿童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新西部,2018,(24):120-122.
[10]马焱.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课程的若干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