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7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与当代表达:基于儒家文化视域的探析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文化自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日益成为高校育人实践的核心议题。本文以儒家文化精神为理论基础,聚焦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与当代表达,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知建构、情感认同和价值固化过程,探讨了文化自信在语言、行为和价值立场等维度的具体呈现。研究指出,高校应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营造校园文化生态、强化文化传播能力和健全评价机制,构建系统化、多维度的文化自信育人路径。旨在为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路径启示,推动文化自信由理念层面走向深度认同与实践表达
[1]赵艳飞.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77-79.
[2]高晓清,龙吟沐熙.儒家“三达德”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生成[J].大学教育科学,2019,(03):37-42+124.
[3]四书章句集注[M]. 朱熹.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杜君璞.《论语》中“智仁勇”三达德思想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90-96.
[5]王嘉毅.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教育强国[N]. 学习时报, 2024 (001).
[6]华玉珠.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三维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7(01):68-73.
[7]石连海,于玲.教育自信是建设教育强国之基[J].中国教育学刊,2024,(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