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7
五育融合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幸福课程体系建设
五育融合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融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高校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部分,课堂是重要的育人渠道。在五育融合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多方面需求,融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构建大学生幸福课程体系以期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确切提升育人实效。
[1]郑雪.(2014). 积极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尹璐.积极心理学教育在现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自信心提升及人格完善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6):164-167.
[3]徐淦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公体教学改革对公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自信心中介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4):71-75.
[4]石茹,张敏.积极心理课程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2,38(06):82-86.
[5]张冰.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7):184-186.
[6]黄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探索[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06):152-154.
[7]张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1):56-59.
[8]罗辑,康华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23(02):152-155.
[9]李亚平. (2009). 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刘丽.积极心理学导向的本科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9):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