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1
Fall 2025
加强新就业群体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研究——基于襄阳市零工经济与高校协同治理视角
新就业群体是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当前该群体存在思想教育不足、组织管理松散、就业服务缺位等突出问题。高校在知识、人才、专业等方面优势,其志愿服务资源对接新就业群体具有独特价值,能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文章从思想引领、服务凝聚和治理赋能三个层面提出了襄阳市零工经济与高校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
[1] 洪永淼,史九领.人工智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学术月刊,2024,56(1):43-49.
[2] 杨志.零工经济就业效应及其优化路径[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08):206-210.
[3] 李荣梅.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J].新东方,2024(04):46-51.
[4] 李荣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3,46(4):47-51.
[5] 李鹏,夏彤.新就业形态生成逻辑、趋势研判与协同治理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4,40(04):16-28.
[6] 崔妍茹.新业态从业者公共服务需求分类及优先序研究[D].广西大学,2024.
[7] 干旭敏,马月,李代彬.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探索实践与深化路径——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4,26(06):43-50.
[8] 李甜,祖金玉.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价值旨归、现实难题与实践进路[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4,26(10):32-37.
[9] 蔡卫星.新业态背景下新就业群体思政工作开展研究[J].大众文艺,2023(22):145-147.
[10] 丁莉芳.新时代新就业群体素养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2024(06):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