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6
Fall 2024
论四川清音“哈哈腔”与西洋花腔的艺术比较与传承发展
四川清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哈哈腔”以独特顿音技巧和装饰性润腔闻名。本文通过梳理“哈哈腔”发展脉络,分析其演唱特征及代表作《布谷鸟儿咕咕叫》,同时与西洋花腔比较,指出“哈哈腔”目前的传承传播困境,探讨其当代传承路径。
[1] 张小冬.四川清音“哈哈腔”与美声“花腔”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 李如玥.四川清音 “哈哈腔” 的演唱浅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 廖红梅. " 哈哈腔"与"花腔"不同的艺术生命力论析[J].四川戏剧,2010 (1):75-77.
[4] 宋旭峰.四川清音的历史渊源[J].四川戏剧,2008,(01):106.
[5] 董正礼.谈谈四川清音“哈哈腔”的音乐处理[C].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1979.
[6] 严西秀.爱民是最美的情怀—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赏析[J].曲艺,2018 (2):54-55.
[7] 田临平.四川清音的艺术魅力[J].现代艺术,2019 (8):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