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2,Issue 9

Fall 2024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12
Citations
48
Views
20 September 2024

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协同发展研究

易玲 吕 纾瑶 倪
Show Less
1 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
EDTR 2024 , 2(9), 24–26; https://doi.org/10.61369/EDTR.11757
© 2024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信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更是展现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传承保护非遗文化,对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协同发展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内涵、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广大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上具有极高价值,使两者融合具有必要性。基于此,结合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协同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贡献力量。

Keywords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References

[1] 李雨竹. 浅谈非遗教育如何融入特色校园文化中—— 以泸州油纸伞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23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4):14-17.
[3] 郭瑾莉, 朱伟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侧重与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23,(08):59-64.
[4] 焦萍. 江苏省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以酿酒技艺为例[J].中国酒,2024,(06):78-80.
[6] 丁永华. 学习弘扬“非遗”的内容精髓开创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局面--以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
[5] 饶爱君. 贵州省高校陶艺教学改革的新机遇、新课题、新任务[J].美术教育研究.2021,(17).
[7]王展光, 蔡萍. 民族地区土建类专业差异化发展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凯里学院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20,(3).
[8] 戚化怡. 苗族音乐在贵州高校中的教学改革探索[J].北方音乐.2020,(24).
[9] 张光红.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课程的现状和影响--以黔东南凯里学院为例[J].文化遗产.2017,(1).
[10] 岳慧滢.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J].辽宁丝绸,2024,(03):128-130.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