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11
Fall 2024
“国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基于云南13所“国门”高校调研数据分析
本文以云南13所国门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当前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足、师资薄弱等问题,但学生对边境安全有天然感知,且对“边境融合”“实践赋能”需求强烈。基于此,本文构建“1+2+3+5”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以“国家安全是边境稳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为核心认知,以资源供给与机制协同为保障,以课程、平台、文化建设为支撑,通过场景化、民族化、实践化、数字化、跨境协同五种教育路径,推动边境场景、民族元素与实践需求深度融合。该体系为云南国门高校提升国家安全教育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参考,也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18.
[2]阎学通. 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0.
[3]薛寒,马晓斐. 新时代民族地区国家安全教育的法治逻辑、特征与进路[J]. 民族教育研究, 2024(5):83-92.
[4]李俊清,吴刚. 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的认知演进与治道变革[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 (1):44-53.
[5]李芳. 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学校教育探析———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48-156.
[6]黄长健.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刍议[J].教育现代化,2019,6(A5):156—157.
[7]刘跃进,宋希艳.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J].行政论坛,2018(4):11—17.
[8] 李恒,曾琦峰,邹正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考察与实施进路——基于2360份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4年9月(03):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