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2
Fall 2024
论摄像师“提炼展示中国形象”的创作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影像工作者在创作时,应该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气息,应该清晰地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应该接地气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在摄像师脑海里,要始终保持画面感,这个画面感不是普通的拍摄画面,而是要时刻绷紧“提炼展示中国形象”的画面感,这样才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聚焦现实,关注社会变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定中国的文化自信。
[1]〔春秋〕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16页 .
[2]〔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著;寇鹏程译.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年8月第5页 .
[3] 邓舒文.电视摄像的美学表达[J].新闻潮,2022,No.276(07):82-84.
[4] 任奇伟.电视纪录片摄像师的编导意识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0,4(23):27-28.
[5] 张晨.认识影像民族志记录的规律(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16(03):99-102.
[6] 王旭东.浅谈电视摄像师的艺术直觉与灵感[J].大众文艺,2019,No.454(04):164.
[7] 张德民.摄像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8,No.440(24):165-166.
[8] 程曦.摄像师应重视主题与结构的把握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7,1(08):245.
[9] 时政新闻眼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一个重大课题[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0603/c1001-4000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