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3
Fall 2023
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公园景观设计探索—— 以淄博张店儿童公园为例
在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指出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断裂问题,被称为“自然缺失症”。而自然教育作为常见的教育手段,它关注人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的直接体验,建立人与自然的有效链接。而随着城市的高密度发展以及人们对自然教育的重视,儿童公园成为接受自然教育最直接有效便捷的场所。本文以淄博张店儿童公园为例,对公园中自然教育理念的渗透作分析研究,探索自然教育理念融入到儿童公园的景观设计的特点,以提高儿童公园自然教育的功能,提供合适的场所,为修复儿童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让儿童更直接地感知和感受自然提供支持。
[1] 洛夫,R.(2010). 林间最后的小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刘钰莹,翁殊斐,冼丽铧,冯志坚.广州市儿童公园自然教育内容与形式初探.中国城市林业,2019,17(2): 38-42.
[3]文晨,徐海韵,托比亚斯·普利宁格.无形的纽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与景观实践[J].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2,10(5):4-7.
[4]陈洋平,王淮梁.儿童自然教育主题乐园的景观设计研究 --以周庄绿乐园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