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3

Cite this article
2
Download
15
Citations
125
Views
28 March 2025

“我命由我不由天”: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自我同一性探索

于宁 鲜1
Show Less
1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中国
SSSD 2025 , 1(2), 41–43; https://doi.org/10.61369/SSSD.2025020006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本文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研究案例,结合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深入剖析主人公哪吒从“魔丸”到“英雄”的自我认同探索过程。探究了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心理冲突及其解决途径,揭示了电影情节与心理学理论的契合点。电影中哪吒的成长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危机,而他最终实现的“自我同一性整合”,为当代青少年突破社会认知偏见、重构自我价值提供了具象化的参照模型,本文对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影视文本分析具有方法论启示价值。

Keywords
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References

[1]埃里克·H·埃里克森.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2] E H Erikson. Chilldhood and Society. Vintage.2019.
 [3]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Prentice Hall.
 [4]白秀杰,雷丽.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2,36(04):82-86.
 [5]范赟,朱霞,王朝凤.《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的成长阶段解读——基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6):104-107+115.
 [6]李婷.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视域下青少年家庭教育方式的探索研究[J].心理月刊,2024,19(02):191-193.DOI:10.19738/j.cnki.psy.2024.02.058.
 [7]李江.积极心理学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4,(02):242-245.
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解析电影《心灵捕手》主角性格成因及启示 - 中国知网.
 [8]许国祥.借鉴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发展论把握青少年个性的家庭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28-29.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