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4
Fall 2025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融合的双维路径分析——基于经济协同与空间关联的视角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Moran's I指数分析,可以全面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路径机制,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融合的发展,且经济融合是数字经济提升农业融合的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的数字经济正向促进农业融合的发展,且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非粮食主产区则表现不显著。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1] 马改艳,杨秋鸾,王恒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制、现实挑战与突破之道[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08):33-38.
[2] 杜志雄,胡凌啸.202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与解释》,《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第2-17页.
[3] 王军,朱杰,罗茜.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演变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7):26-42.
[4] 黄浩.互联网驱动的产业融合——基于分工与纵向整合的解释[J].中国软科学,2020(3):19-31.
[5] 王佳元.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作用机制、问题挑战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22(5):74-81.
[6] 焦青霞.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39(1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