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7
温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常规西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5年4月至我院治疗的128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64,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疗效、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水平、负性情绪。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在多项指标中表现出显著优势:临床总有效率(95.32%)优于对照组(76.56%)(χ2=9.309,P=0.002<00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等指标评分均升高(P均=0.000<0.001);IL-6、TNF-ɑ水平下降更明显(P均=0.000<0.001);SDS及SAS水平均降低(P均=0.000<0.001)。结论: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中,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
[1]郭丽双.穴位贴敷联合微波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06):149-151.
[2]陈士平.齐刺联合温针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气滞血瘀证)的效果评价[J].基层中医药,2023,2(10):51-56.
[3]李杨,董书含,刘丽.活血化瘀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四川中医,2025,43(03):113-120.
[4]冯丽元,孔丽蔚,李新聪.针灸配合康妇消炎栓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08):87-90.
[5]王艳琴,缑燕华.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24,46(12):2104-2108.
[6]林玲,姜云,付桃芳,等.隔药温针灸辅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9):23-25.
[7]赵嘉宁,何天凤,李海红,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疼痛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全科护理,2022,20(06):748-751.
[8]宫梦琳,邓婷婷,李钰莹,等.倒T字形隔药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24,44(02):134-138.
[9]孔丽蔚,冯丽元,李新聪.红藤败酱散加减联合针灸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反应及盆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2):3879-3882.
[10]王丽娜,王昕.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J].吉林中医药,2020,40(10):138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