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9
Fall 2024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实际作用。方法:将本院从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120例儿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将采用常规语言沟通方式来进行护理;另外的60例患儿作为试验组将给予非语言沟通技巧来展开护理,随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后家长对医院儿科护理服务与态度的满意程度和患儿在接受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状态进行比对,进而得出具有临床价值的实践依据。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的参数对比发现试验组(60例)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总有效率为(96.67%),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无效率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的护理服务与态度也获得患儿家属的认可和支持,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焦虑状态试验组护理后患儿焦虑评分为(43.21±3.44)对照组评分为(53.11±3.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儿科护理工作时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一方面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患儿的焦虑情绪。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值得广泛的推广与沿用。
[1]彭静.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C]//南京康复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24:4.
[2]郭燕.个性化护理和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1):206-208.
[3]张霞.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4):124-126.
[4]王倩.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妇儿健康导刊,2023,2(07):155-157.
[5]董红艳,王素兰.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06):109-111.
[6]吴冬梅.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02):87-90.
[7]孙安娜.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C]//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 莱州市柞村镇卫生院;,2022:6.
[8]韩新球,胡亚辉,全露.肢体语言沟通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儿童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3):1538-1540.
[9]贾惠琴. 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价值分析[J]. 人人健康,2022,(11):126-128.
[10]戚玉凤.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 (24):48-49.
[11]王琼. 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分析[J]. 甘肃科技,2021,37(17):172-174.
[12]陈晶晶.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21,6(11):196-198.
[13]赵华丽,林华,陈珺,等.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0):96-97.
[14]管莉善.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5):135+137.
[15]韩瑜姣,宋丹.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76-77.
[16]李雨竹,匡萍.非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作用探讨[J].人人健康,2020,(14):583-584.
[17]张妍.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20,39(18):117-119.
[18]邱秋缘.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653-2654.
[19]李颖红,彭永燕.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J].智慧健康,2020,6(16):150-151+162.
[20] 张莉.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