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1

Fall 2024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50
Citations
366
Views
20 November 2024

“活化石”蕴藏的精神内涵及思政育人价值研究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为例

豪 梁
Show Less
1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MEC 2024 , 1(1), 3–5; https://doi.org/10.61369/MEC.7899
© 2024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
见》,并且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作为广东代表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东渔歌”以其悠久的历史、富有地域特色的旋律、文化底蕴深厚的歌词、独特的表演形式、淳朴的民风民俗写照,
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情感寄托。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价值,为推
动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Keywords
惠东渔歌
国家级非遗
思政教育
传承与创新
References

[1] 王欣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路径探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 (18): 56-58. DOI:10.19865/j.cnki.xxdj.2024.18.016.
[2] 张盼盼.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及思政教育价值分析—— 评《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人民黄河,2024,46(06):166.
[3] 刘正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03.260.
[4] 岳晓云.惠东渔歌发展路径构想 [J].惠州:惠州学院学报,2010. 15-18,84.
[5] 吴英莲.惠东渔歌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5,(23):127-128.
[6] 吴英莲.惠东渔歌的渊源、艺术特色及发展新思路[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04):173-177.
[7] 初探惠东渔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1-25.DOI:10.16778/j.cnki.1671-5934.2008.01.005.
[8] 唐明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08):142-150.DOI:10.16580/j.sxlljydk.2024.08.005.
[9] 林继富,闫静.基因赓续与价值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青海社会科学,2024,(03):36-46.DOI:10.14154/j.Cnki.qss.2024.03.008.
[10] 夏宁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
[11] 胡晓东,文雄.高校“红色音乐+ 思政”育人模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2021,(11):38-46.
[12]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02):103-109.
[13] 徐子涵.艺术传播视域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路径 [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4, (02): 191-195.
[14] 马知遥,常国毅.论非遗传承问题域的拓展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43 (12): 81-92+207-208. DOI:10.19898/j.cnki.42-1704/C.20231225.05.
[15] 芦人静,李惠芬.论数字时代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认同 [J].江苏社会科学,2024, (05): 232-240. 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240920.003.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