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 ——浅析阿姆斯特丹孤儿院的空间特性
该文以CIAM为引线,介绍阿尔多·凡·艾克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代表作阿姆斯特丹孤儿院。同时,通过回顾凡·艾克的早期经历与思想际遇,探讨他对功能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建筑与城市中人文精神价值的重新关注。历史文脉以及传统人类居住地对凡·艾克的启发,促使了凡·艾克建筑设计观的形成——“结构主义”“数量美学”与“双生现象”以及“人文主义”,这些理论概念相互支撑,目的就是促使建筑回归人文主义。通过对凡·艾克设计思想的解读,试图还原阿姆斯特丹孤儿院设计中暗藏的逻辑——“房子就是一座极小的城市”。
[1]姚冬晖,卢永毅.先锋派的“乡土本心”——重读阿姆斯特丹孤儿院[J].建筑学报,2018,(12):63-70.
[2]黄卓岚.高校校园毯式建筑形态的量化分析及其与学科交叉的关联性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张扬,徐聪.浅议结构主义建筑的空间特性——以凡·艾克的阿姆斯特丹孤儿院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01):54-56.
[4]朱昊昊.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赫伯特·克莱默建筑及教学思想的影响与意义[J].建筑学报,2023,(03):49-57.
[5]Lidón de Miguel, María. Aldo van Eyck y el concepto In-between: aplicación en el Orfanato de Amsterdam. Diss.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 2015.
[6]Ligtelijn, Vincent, and Francis Strauven. "Aldo van Eyck: Writings." The child, the City and the Artist: An essay on architecture, The in-between realm (1962).
[7]Strauven, Francis. "Aldo van Eyck–shaping the new reality from the in-between to the aesthetics of number." CCA Mellon Lectures 12 (200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