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3
Citations
10
Views
20 June 2025

“两路”精神的时代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

雪 张1 瓦 达1 逸诚 帅1 旭泽 姜2
Show Less
1 西藏大学工学院, 中国
2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中国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新时代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与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任务。“两路”精神作为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神瑰宝,其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新时代语境下亟待挖掘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历史研究与案例分析,梳理“两路”精神的形成过程、核心内涵及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联,阐释其时代传承的历史逻辑。结合调研与访谈,从教育普及、文化传播、社会实践等多层面探索传承路径。核心在于将“两路”精神深度融入民族地区发展、两路沿岸人们日常生活及教育体系,实现其当代价值转化与创新性传承。“两路”精神的时代传承对于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价值。

Keywords
“两路”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逻辑
实践路径
References

[1]《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余菊,扎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弘扬传承“两路”精神探赜[J].红色文化学刊刊,2024,(04):32-38+110.
 [3]张震,王小彬. 以筑路促铸牢:论“两路”精神中的民族团结[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03):11-20.
 [4]杨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3.
 [5]万明钢.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22,(04):1.
 [6]佚名.弘扬”两路”精神 共筑幸福大道[M].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
 [7]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8]王振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综述[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5,(01):98-100.
 [9]华锐.东智,才让扎西.河西地区“茶马互市”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青藏高原论坛,2023,11(01):1-7.
 [10]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