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产教融合背景下无损检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是企业与高校基于人才培养的双向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无损检测课程理论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随着新能源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高水平、高素质的无损检测技术人才成为当前社会和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无损检测课程教学在此基础上显得格外重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无损检测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课程知识,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使他们可以快速适应行业的变化。
[1] 胡明慧.强化实践能力的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高教学刊,2024, 10 (35): 158-161.
[2] 熊志林,张剑,曹君.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共育无损检测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与实践 [J].无损检测,2024, 46 (11): 91-94.
[3] 袁丽华,黎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光学无损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 (19): 138-141.
[4] 吴莉.“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及实践 [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 5 (19): 186-188.
[5]迟大钊,林盼盼,陈曦.“焊接质量检测与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探索[C]//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宇航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四届全国航空
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 6.
[6] 张永丹.产教融合型道桥专业群无损检测实训基地建设探讨与实践 [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 25 (06): 64-67.
[7]高鸿波,张士晶,刘奋成,等.融入科学探索规律和人文情怀的“射线检测”课程教学实践—— 以玻尔原子模型为例 [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 37 (04):
129-135+154.
[8] 尚金秋,李洁.航空类高职院校《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思政的SWOT 分析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 22 (22): 161-164.
[9] 胡博,石文泽,史久林.结合无损检测特色的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 (10): 117-119.
[10] 池漪,龚静敏,王伟,等.基于OBE 理念的“桥梁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科技风,2023, (23): 111-113.
[11] 张博,霍天龙,嵇建波,等.工程认证背景下表面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J].西部素质教育,2023, 9 (14): 50-53.
[12] 黄叹生.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检测工程师管理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23.
[13] 郭宇航,简刚.产教融合背景下材料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以“现代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J].科技风,2022, (30): 28-30.
[14]刘俊岩,王飞,宋鹏,等.立德树人宗旨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研究—— 以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C]// 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航
空航天类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机
械工程学院,2022: 4.
[15] 马小荣.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以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为例 [J].教育观察,2020, 9 (1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