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守正”与“创新”
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高职思政课教学怎样达成“守正”与“创新”两者之间有机且有效地融合。通过深入地剖析守正所涉及的传承与坚守,以及创新所涵盖的多元化路径,清晰地阐述了其对于提升民族地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水平、培育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所具有的关键意义和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明确且具体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旨在为民族地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1] 石思颖.谈基于中华文化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6):157-159.
[2] 陈瑾.新时代为何要继续大力发展传统文化[J].传媒论坛,2018,1(18):1-2+4.
[3] 毕天航,马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6):91-94.
[4] 王智强,姜云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 以河北北方学院俄语专业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2):38-40.DOI:10.16220/j.cnki.cn13-
1248/g4.2022.02.007.
[5] 李琳娜.“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化路径探析—— 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4,(02):66-72.DOI:10.16653/j.cnki.32-1034/f.2024.002.011.
[6] 王旭涛,王凡.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超越”与“落地”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3,(07):75-79.
[7]王鑫.“互联网+”场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样态[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3(02):11-21.DOI:10.13501/j.cnki.42-1328/c.20241225.001.
[8] 张艳秋,史馨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探究[J].延边党校学报,2024,40(06):69-74.DOI:10.16332/j.cnki.cn22-1302/d.2024.06.009.
[9] 高盼.变与不变:“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守正与创新[J].科教文汇,2022,(15):36-40.DOI:10.16871/j.cnki.kjwh.2022.15.010.
[10] 洪丽哲.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3,11(01):68-70.DOI:10.16850/j.cnki.21-1590/g4.2023.01.023.
[11] 关雯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守正与创新[J].教育观察,2022(4):41-44+90.
[12] 范茜.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中的守正与创新[J].知识经济,2022, 595(002):111-112.
[13] 傅义强,李杏姣.高校思政课守正与创新的多维探讨[J].高教探索,2020(4):5.
[14] 张雨晨.守正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有的遵循[J].成才,2022(19):36-37.
[15] 杨宝国."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守正与创新[J].科教文汇,2022(24):52-55.DOI:10.16871/j.cnki.kjwh.2022.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