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难点困境与模式探索
数字赋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数字化信息运用上突破传统教育藩篱,实现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综合转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文章在研究中,从数字化教育新模式的选择和策略入手,就数字化教育模式打造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技术手段运用、治理机制等进行讨论,以期为实现乡村数字化教育转型探索有效的路径。
[1] 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2024 年05 月16 日 10:00 来源:中国网信网 https://www.cac.gov.cn/2024-05/15/c_1717449042791246.htm
[2]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2022 年01 月26 日 19:03 来源:中国网信网,https://www.cac.gov.cn/2022-01/25/c_1644713315749608.htm
[3] 王倩,吴家华,胡恒钊.数字赋能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然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5(01):6-11.
[4] 朱旭东 李兴洲 主编.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 ~ 202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22824871,2023 年10 月版,
[5] 彭泽平,邹南芳.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诠释与治理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3(02):118-126,141.
[6] 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教育振兴,人民数据2023-07-31 ,北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461236912526924&wfr=spider&for=pc
[7] 吴佳.打破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困局[J].人民论坛,2019 (17):68-69.
[8] 张靖,郑新.教学关系视域下的双师课堂:特征、问题与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2(10):19-25.
[9] 李艳红,曹伟.数智时代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难题与新航向—— 基于TPACK 理论的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24 (06):110-114.
[10] 王峰.教育部发文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N].21 世纪经济报道,2024-12-6(1).
[11] 梁志云.探讨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以江苏省镇江市地区高中学校为例[J].信息与电脑,2024(12):179-182.
[12] 段瑞静.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进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10):19-23.
[13] 王二敏,马前帅,郝飞.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线上线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4(12):46-53.
[14] 张芮宁.教育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及提升路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4(12):33-38.
[15] 丁亚东,李晓阳,李静.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