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7
Fall 2024
文艺赋美语境下非遗舞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以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为例
本文探讨了利用“非遗+ 思政”的创新型模式,在文化馆和高校间促成深度合作,通过高校向地方提供专业文艺人才,深挖地方文化基因,在采风与“文艺赋美”的过程中对浙江非遗舞蹈文化资源进行数据收集实践的可能性。浙江26县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沉淀在舞蹈的形式之中,成为历史、现在的连接点。通过高校的专业化培养,带领学生深入非遗的原点,通过多次深入当地采风与调研,让学生在实地体验和数据收集中深刻了解浙江的舞蹈文化。高校从基层中获得地域文化的滋养,学生通过文艺赋美与非遗采风得到锻炼,从实践中探索出一种艺术带乡建,乡建促艺术的浙江乡村发展新范式。站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 孔令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舞蹈保护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 朴永光. 论“ 非遗” 语境下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6):62-71.
[3] 毛君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艺团队建设探究:以绍兴市上虞区为例[J].文化月刊,2020(3):80-81.
[4] 罗银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 浅析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J].大舞台,2011,(12):197-198.
[5] 仝妍.“ 非遗” 舞蹈进校园—— 舞蹈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J]. 舞蹈,2018,(03):82-84.
[6] 顾杰,洪俊杰,王海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N].解放日报,2024-03-11(004).DOI:10.28410/n.cnki.njfrb.2024.001142.
[7] 江东.“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 关于“非遗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3(03):38-52.
[8] 黄际影,杜鹏.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艺术乡建的“校园美育”路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4):103-113.
[9] 张亚萌.如何让美育在乡村“像花瓣一样展开”?[N].中国艺术报,2024-01-08(005).DOI:10.28155/n.cnki.ncysb.2024.000021.
[10] 郭大伟.非遗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