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2
多元融合、能力主导:世界一流理工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博雅教育、全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系统梳理五所世界一流理工院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与课程设置,发现其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前沿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能力等核心通识能力,形成了以能力为导向、多元配置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世界一流理工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特点可为我国理工类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1] 陈可唯.. 通识教育在理工类本科院校的困境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S1): 15-17.
[2] 马晶文..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工院校英语课程群的构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 31(05): 141-144.
[3]Packard A.-S. 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 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J].North American Review, 1829, (63): 294-311.
[4] 银燕,李春燕,梁晓波.. 美国一流理工院校基础学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启示—— 以物理学科为例[J].物理与工程,2021, 31(S1): 81-86.
[5] 张晓琴,佟福锁.. 通识教育融入理工院校拔尖人才培养的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12): 126-128.
[6] 于淑静.. 国外通识教育人文课程及培养机制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02): 101-106.
[7] 顾德学.. 从通识教育看我国理工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J].管理科学文摘,2008, (03): 138-139.
[8] 李连峰,袁晓波.. 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03): 149-151.
[9] 孙锦..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J].文教资料,2016, (29): 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