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1
Fall 2025
新能源场站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安全性提升
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场站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安全性提升问题。分析了该系统的现状与问题,包括过电压风险、故障定位困难和供电可靠性降低等。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提升安全性,如引入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改进保护装置、优化接地变压器配置以及采用混合接地方式等。还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案例研究验证了不同接地方式的效果。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保护技术的应用、新型接地技术的探索以及综合优化策略的实施。
[1]黄晓杰,张广磊.新能源场站接地变压器保护配置研究[J].风能,2024(9):90-94.
[2]邹浩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07.
[3]王丙东,蔡蕾,董旭.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非对称短路故障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3):149-153.
[4]赵军,袁雪琼,扈海泽.基于变电阻电压扰动的配电网对地参数精确测量新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7):51-56.
[5]朱高波. 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的计算及其保护策略[J].低碳世界,2015(23):76-77.
[6]张方军.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对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J].电力建设,2007,28(2):43-45.
[7]詹启帆,李天友,蔡金锭.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综述[J].电气技术,2017(12):1-7.
[8]贺春,刘力军,谢颂果.Z型变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6,34(14):15-19.
[9]景小平.快速消弧选线技术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C]//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2023年电力行业技术监督工作交流会暨专业技术论坛论文集(上册).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
公司青铜峡运维中心,2023:8.
[10]魏旗.某改造项目中35 kV变电站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建材世界,2021,42(05):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