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1
Fall 2025
中国海南省特色植物资源分布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化妆品原料市场也随之扩大。绿色、天然、安全的化妆品植物原料开发已成研究重点。中国海南省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多种具有芳香、祛斑美白等功效的植物资源。文章综述了海南省的地形、气候特征、植物资源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海南植物在芳香、抗皱、美白、祛痘、保湿等方面的功效。
[1] 林颖仪,王式功,马盼,等.基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海南岛气候康养特征探析 [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遵义院士工作中心气候环境与医疗康养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2021, 第36 卷( 第6 期): 705-10.
[2] 孙文杰,孙玉婷,安学冬,等.重构本草 —— 巴戟天 [J].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4, 第44 卷( 第6 期): 714-7.
[3] 于亮,杨帅,黄祝刚,等.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2023, 第31 卷( 第1 期): 147-52.
[4] 黄林浩,林芳霞,杨静雨,等.白千层化学成分研究 [J].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21, 第44 卷( 第12 期): 2819-22.
[5] 刘书伟,张田田,王燕,等.槟榔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市功能槟榔研究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2024, 第40 卷( 第6 期): 347-55.
[6] 胡璇,王丹,于福来,等.草豆蔻的本草考证 [J].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怒江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2020, 第26 卷( 第21 期): 210-9.
[7] 文慧,杨美权,杨天梅,等.经典名方中草果的本草考证 [J].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怒江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2024, 第30 卷( 第4 期):
89-99.
[8] 徐贝贝,刘楠,任海,等.西沙群岛草海桐的抗逆生物学特性[J].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 38 卷( 第10 期): 1277-85.
[9] 陈媛,吴德淮,晏婷婷,等.沉香多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释香行为 [J].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福建);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4, 第
60 卷( 第7 期): 129-39.
[10] 张鹏.槌果藤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D]; 海南大学,2017.
[11] 肖春荣,黄伟明,陈芳有,等.单叶蔓荆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J].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22, 第45 卷( 第1 期):96-100.
[12] 王佳杰,马超,乔泽耀,等.木姜子的化学物质构成、感官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4, ( 第14 期):378-89.
[13] 秦聪聪,杜沁圆,展照双,等.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J].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4, 第30 卷( 第1 期):108-16.
[14] 欧虹雅,屈慧娟,周小妹,等.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J].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2023, 第29 卷( 第4 期): 241-5,52.
[15] 刘佳,范苏苏,杨思琦,等.药用植物狗牙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J]. 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2024, 第46 卷( 第1 期): 158-65.
[16] 赵紫艳,麻秋团,吴一航,等.鬼针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2,第31 卷( 第6 期): 627-32.
[17] 羊青,王祝年,王清隆,等.海岸桐茎和果实的化学成分 [J].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农业野生植物基因资源鉴定评价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中药材生物学与栽培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工程研究中心,2024, 第33 卷( 第5 期): 117-20.
[18] 王璇,袁海华,敖新宇,等.海巴戟果实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J].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2024, 第55 卷( 第7 期):1971-80.
[19] 孟静,王乐,庄怡雪,等.经典名方中海风藤的本草考证 [J].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怒江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2023, 第29 卷( 第8 期):93-102.
[20] 连敬杰,刘凡凡,范冬立,等.海南地不容的化学成分 [J]. 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药学部,2019, 第36 卷( 第3 期): 202-6.
[21] 连春枝,陈国德,杨文凤.简述海南木莲研究进展 [J].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通什分所,2013, ( 第3 期): 34-6.
[22] 莫德娟,李敏一.中国海南半红树植物海漆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广州,2017, 第29 卷( 第1 期): 52-7.
[23] 蒲昕颖.红大戟优良种质资源筛选评价研究 [D];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
[24] 李明芳,谢鹏,秦华珍,等.红豆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7, 第30 卷( 第12 期):145-8.
[25] 邹易,陈艳,郑联合.琼崖海棠籽油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海南省粮油科学研究所,2020, 第45 卷( 第8 期): 86-9.
[26] 黎灿.千层金和垂枝红千层叶化学成分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D]; 华南农业大学,2017.
[27] 姜月霞,盛琳,张俊清,刘明生.海南胡椒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J].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2008, ( 第6 期): 633-4.
[28] 付金鑫,李增平,张宇.黄葛榕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9] 张小坡,张俊清,裴月湖,等.黄槿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萍乡卫生职业学院;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2012, ( 第3 期): 440-3.
[30] 陈渝旭,许沅瑜,张婧卿,等.积雪草在化妆品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J]. 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远思南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3, ( 第4 期): 119-24.
[31] 刘伟,顾秀竹,吴筱霓,等.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2021, 第36 卷( 第3 期): 336-40.
[32] 王祥红,王立志.降香与降真香本草考证 [J]. 珠海市药学会;珠海易嘉贸易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药学院;广州新民培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19, 第15 卷( 第1 期): 73-5.
[33] 邓勤,杨小波,徐静.红树植物角果木胚轴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J].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20, 第45 卷( 第10 期): 982-8.
[34] 廖振锋,刘寒,林杨,等.九里香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保育学研究进展 [J].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资源智慧创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3, 第25 卷( 第8 期): 1799-814.
[35] 谢伟楠,段莹莹,刘珂,等.重构本草—— 决明子 [J].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24, 第40 卷( 第1 期): 20-2.
[36] 可可 [J]. 分子植物育种,2019, ( 第17 期): 5896.
[37] 宋光满,刘楠,简曙光,等.榄仁树的生理和生物学特性 [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2018, 第26 卷( 第1 期): 40-6.
[38] 张天祥,郑春芳,罗凤萍,等.药用红树植物小花老鼠簕繁育研究 [J].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红树林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2023, 第42 卷( 第11 期): 38-48.
[39] 陆小鸿.“疝气良药”荔枝核 [J]. 广西林业,2017, ( 第2 期):20-1.[40] 王双琪,王媛,李晋,等.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
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J].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 第43 卷( 第2 期): 163-70.
[41] 刘毅.雷公藤 [J]. 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昆明医科大学,2023, 第32 卷( 第21 期): F0003.
[42] 田颖颖,杨爱琳,陈孝男,等.龙血竭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现代研究中心,2021, 第46 卷( 第8 期): 2037-44.
[43] 要瑞丽.芦荟的功效及最新研究应用 [J]. 中泰财邦(天津)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5, ( 第14 期): 26.
[44] 蔡彩荣,曾婷,袁素梅,等.露兜树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2021, 第37 卷( 第4 期):138-44.
[45] 陈倩倩,邹献亮,侴桂新.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萍乡卫生职业学院;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2023, 第54 卷( 第1 期): 15-28.
[46] 张笛,张学新.木防己的临床应用 [J]. 河北北方学院,2023,第42 卷( 第4 期): 146-8.
[47] 谢蕾卉,侯小涛,邓家刚,等.木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怒江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2018, 第24 卷( 第21 期): 225-34.
[48] 牛鹏.牛大力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D]; 广西大学,2023.
[49] 饶桂维.中药牛耳枫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D]; 浙江工业大学,2009.
[50] 林春松.顽强的卫士—— 三角梅的抗病毒、抗菌功效 [J].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2018, ( 第12 期): 18-9.
[51] 屈慧娟,欧虹雅,林开文,等.海南砂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2023, 第29 卷( 第1 期): 72-5.
[52] 罗晓东,魏丽芳,钟昳,等.山大颜根、茎、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Δ [J]. 嘉应学院医学院;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 第30 卷( 第1 期): 73-7.
[53] 赵于惠.肾茶化学成分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23.
[54] 张静,韩伟,杨长福,等.金钗石斛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J].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遵义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金钗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4,第47 卷( 第8 期): 1914-28.
[55] 钱昌明,吴文滔,陈健,等.石碌含笑花苞和叶片的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J].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大学林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特色花木资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24, 第15 卷( 第3 期): 290-8.
[56] 刘慧民,王万绪,杨跃飞,台秀梅.水黄皮籽油的性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J]. 海南省粮油科学研究所,2019, 第44 卷( 第10 期): 60-5.
[57] 曹策,简曙光,任海,等.热带海滨植物水芫花(Pemphisacidula)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J].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第26 卷( 第12 期):2064-70.
[58] 王玲.罗望子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D]; 湖南农业大学,2013.
[59] 黄光伟,刘文佳,韦宝韩,等.含天文草提取液牙膏的镇痛药理作用试验 [J].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2019, 第29 卷( 第6期): 33-4.
[60] 何守伦.地耳草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D]; 厦门大学,2022.
[61] 菟丝子 [J].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萍乡卫生职业学院;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2020, ( 第2 期): 286.
[62] 王婷,王昊,梅文莉,等.乌檀化学成分研究 [J].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23, 第46 卷( 第5 期): 1161-6.
[63] 付飞娥.仙人掌在化妆品应用中的功效 [J].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9, ( 第4 期): 89-92.
[64] 王健伟,梁敬钰,李丽.小叶买麻藤的化学成分 [J].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2006, ( 第6 期): 432-4.
[65] 李园香,慕百祥,周锦勇.鸦胆子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2024, 第56 卷( 第2 期): 79-82.
[66] 雷昌贵,孟宇竹,陈锦屏,等.初榨椰子油的营养组分和功效作用研究进展 [J].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与化工学院;平顶山技师学院现代服务系;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2023, 第45 卷( 第3 期): 454-61.
[67] 杨全,唐晓敏.野甘草的生药学研究 [J]. 广东药学院,2012,( 第2 期): 52-4,1.
[68] 李艳,苗明三.益母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广西大学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23, 第41 卷( 第5 期):102-6.
[69] 李海波,周汨,董洁,等.益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2024, 第26 卷( 第7 期): 1870-87.
[70] 庞庭才,胡上英,黄海,等.银叶树果壳棕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J]. 钦州市食品风味分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 2020, ( 第23 期): 96-101.
[71] 安昌,陆琳,叶康卓,等.药用植物鳄嘴花(忧遁草)的研究概况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J]. 广西大学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23, 第41 卷( 第12 期): 25-35.
[72] 何志贵,杜密英,徐祥林,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余甘子保健作用机制研究 [J]. 桂林旅游学院休闲与健康学院,2023, 第51 卷( 第4 期): 137-46.
[73] 杨立芳,高彩密,夏雨弘,等.壮药毛果鱼藤化学成分研究[J].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21, 第44 卷( 第9 期):2104-9.
[74] 黄建设,赖小燕,钟明君,等.红树植物玉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J].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州,2004, ( 第2 期): 167-72.
[75] 王晓华,朱华,陈旭,等.郁金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J]. 成都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2012, (第10 期): 5873-5.
[76] 刘泽德,陈燕璇,杨全,等.长春花的生药学研究 [J].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 第43 卷( 第1 期): 48-51.
[77] 赵璐,徐凡,易侨祺,等.长叶紫珠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J].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
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州,2021, 第33 卷( 第12 期): 2029-34.
[78] 梅文莉,谌琪,董文化,等.降香香水,201210264954.4 [P/OL]. 2011-.
[79] 吴珍,陈永顺,王启斌.草豆蔻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消化内科;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2011, ( 第11 期): 1406-9.
[80] 陈国东.椰子粕复合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D]; 华南理工大学,2019.
[81] 胡兴国,孟祥艳,刘畅,等.具有美白抗衰老活性的木棉花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201210114034.4 [P/OL].2012-.
[82] 孙晋喜,张云,陈雪清,等.余甘子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进展 [J]. 苏州绿叶日用品有限公司,2023, 第46 卷( 第11 期):47-52.
[83] CHAUDHURI R K. Emblica cascading antioxidants : A novel natural skin care ingredient [J]. Rona/EM Industries, Inc, Hawthorne, NY 10532, USA rchaudhuri@emindustriescom, 2002, Vol.15(No.5):374-80.
[84] 汪娟,蒋维,王毅.降香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抗炎作用研究 [J].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2013, 第29 卷( 第7 期): 681-4.
[85] 李晓花,金玲钰,岳建军,等.砂仁活性成分乙酸龙脑酯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中山大学药学院,2021, 第27 卷( 第5 期): 131-4.
[86] 夏安娜. 白千层香味的护手霜,201610841685.1 [P/OL].2016-.
[87] 吕方方,陈华,宋菲,李艳南.椰子油脂质体保湿霜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J].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 第48 卷( 第4 期): 227-30,42.